Categories


Tags


过去10年来,SEO技术有多大变化?

在《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SEO》中有一句话:“过去10几年,SEO技术和方法其实没什么大变化。”

有朋友联系我,表示很不同意这个观点。所以写一篇帖子,说说我的想法。

确实,如果关注SEO行业新闻和趋势,经常看到搜索引擎又上线什么新算法了,SEO又发现什么新优化方法了,或者又有什么方法失效了,诸如:

Google的早期的大爸爸更新、大品牌提升算法,近年的熊猫更新、企鹅更新、蜂鸟算法、猫头鹰更新、本地算法鸽子更新、RankBrain算法、天劫更新、第一屏更新、Payday更新、移动页面弹窗惩罚,到上个月的Fred更新,等等

百度的石榴算法、绿箩算法、蓝天算法、冰桶算法、天网算法、星火计划等等

不仅仅买卖链接成为打击目标,曾经推荐的交换链接、客座博客、新闻发布、论坛博客留言、养免费博客平台账号、小工具、CMS模板留版权等等都成了很有风险的链接建设方法

以百度MIP、Google AMP为代表的向移动搜索的转移

SEO行业论坛里每天都保证有“最近百度/Google排名变化很大啊“的新帖子

SEO博客、论坛、公众号里每天都保证有“SEO越来越不好做了”的感慨

百度点击器不好使了,百度快排又上来了

链轮、黑链、站群、发数据包、蜘蛛池、伪原创、恶意泛域名解析、刷相关搜索、刷百度权重等等概念和方法眼花缭乱

乍看起来,SEO行业很热闹,变化很快,几个月不看行业新闻可能就感觉自己out了。经常有人问我,《SEO实战密码》第一版是2010年写的了,后两版在主要结构上也没有太大变化,里面的内容是不是过时了?也经常在论坛里看到有人认为,一两年前写的书就过时了。其实,在SEO行业,不要说一两年,就是十一二年前写的东西现在也没过时,依然适用。

再强调一遍:过去10多年,SEO方法没什么变化。

SEO技术过去10年没什么变化

这和很多人的观念,或者感觉,是不吻合的。我应该写个“那些似是而非的SEO观点”系列,这篇帖子就是第一篇。

真正的SEO无非是做好这三点:

满足用户需求的、高质量的内容

搜索引擎友好的结构,使搜索引擎能抓取、解析内容

良好的用户体验

就这么简单。10多年前是这样,现在依然是这样。500多页的《SEO实战密码》可以浓缩为上面三句话。当然,要做好这三条,还是得看500多页的书。搜索引擎不断推出的算法更新,无非是更准确地找到满足这三点的网站。

应该说,黑帽SEO方法是有变化的,有的方法没用了,又有人尝试别的方法。但那些过时的黑帽方法其实都是基于“骗”,没有一个是真正为了做好上面说的三点要求的。想想看,什么站群、伪原创、蜘蛛池之类的,哪个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?

有些方法初看也谈不上是黑帽,但也渐渐不管用了,比如上面提到的交换链接、客座博客、CMS模板等方式建设链接,细究起来,平心而论,也不是为了做到这三点,而就是为了造外链,逐渐无效,也就可以理解了。真正的外链建设还是基于高质量内容。

近年来最大的能谈得上是变化的只有移动SEO了,但移动优化做的其实还是用户体验 – 让手机用户能正常看页面而已。

所以,面对那么多新观点、新方法,别真的以为新的才是管用的。真正管用的,10多年来就没变过。

来源:SEO每天一贴 Zac 昝辉


Public @ 2022-08-20 15:54:25

搜索结果的描述或缩略图展现异常怎么办?

搜索结果展示的网站描述,不是网站设置的描述标签,怎么办?处理办法:可在本次搜索结果的底部,点击“用户反馈”。如下图:image.如果站点属性工具提交的logo已经审核通过,但是线上结果长时间未展现或展现错误,也是通过以上反馈中心提交反馈。来源:搜外网

Public @ 2009-10-05 15:35:22

Google工具栏收集的数据是否被用在搜索排名算法中?

Matt Cutts在回答Lee Odden的问题时,从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大家对Google是否在排名算法中考虑用户行为方式,尤其是Google工具栏(Google工具条)所收集的数据。Lee Odden问了他四个具体问题:1)目前Google是否把工具栏数据用于排名?2)你觉得把这些数据用于排名算法的优缺点是什么?3)可不可以描述某一个Google下载工具所搜集的信息以某一种方式被用于网页排名的例

Public @ 2013-05-10 15:30:09

SEO实验的可行性

昨天谈到统计数字在SEO中的局限,其实这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,也就是SEO实验的可行性和可信度。无数的人都在试图通过实验来解读搜索引擎算法。这有个专门的词,逆向工程,reverse engineering,也就是在可控条件下,改变网页某些参数,然后观察搜索排名变化,试图分析出搜索引擎排名算法。这些逆向工程和SEO实验,很多高手和大公司都在不停的做着,有的也很有成果。可是说到底,这种实验数据是不能百分

Public @ 2015-06-05 15:27:44

关于客户服务的一点思考

今天说点政治不正确的观点。任何公司都会强调给客户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重要性,都会信誓旦旦的说,客户是我们的上帝,我们提供最好的客户服务。至少表面上都是这么说。但有时候良好客户服务与公司盈利本质是有很大矛盾的。提供客户售后服务,通常占据人力和时间。当人员工资成本不高的时候,增加客服人员占总成本比例不大的话,还可以追求尽量提供与客户直接沟通的客户服务渠道,比如接电话,线上实时聊天等。但是如果人力成本高涨

Public @ 2022-03-10 15:27:45

更多您感兴趣的搜索

0.551171s